武士与“犬追物”: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

在日本的中古时代,武士们喜欢玩一种叫“犬追物”(Inu ou mono)的狩猎游戏。这种活动以追逐射猎奔跑的狗为乐,从历史角度看,犬追物的出现很不合理,甚至有些匪夷所思,理由有两点:其一,日本人的信仰不允许他们杀戮小动物;其二,日本社会跟犬类的关系很复杂,盲目地杀狗为乐,会造成不良影响。想搞清楚犬追物的来龙去脉,就不得不说说狗在日本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。

武士与“犬追物”: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

日本历史早期的“绳文犬”

根据2017年日本宠物协会公布的“全国犬猫饲育实态调查”的结果显示,日本国内大概有892万只狗被人当做宠物饲养。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样,日本人与狗可以说已经到了不可分割的程度,二者之间有着数千年的共同生活史。狗在日本历史上出现得很早,考古学家此前已经发现了绳文时代(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世纪)的狗类石刻,并在绳文时代的遗迹中挖出了狗的骨头。

武士与“犬追物”: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

日本早期居民和狗

事实上,说狗是日本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动物,一点都不夸张,日本石器时代遗存中确实只出现过狗的遗骸,而未发现牛、马、羊等其他家畜。一些考古学者甚至认为,狗是绳文人最早驯养的家畜。研究日本狗类的历史,文献史料一般要参考中国的记载,比如《三国志·魏志三十·倭人传》中就提到

“其地(倭国)无牛马虎豹羊鹊。”

《三国志》提到了当时中国已常见而倭国未见的牲畜,却唯独没有说到狗,结合日本考古结果,可以认为《三国志》的记载并非漏写了狗,而是表示当时日本是存在狗的,所以没有浪费笔墨再强调一遍。历史学家认为,日本早期的狗是“绳纹犬”,主要有四个功能:第一、帮助主人捕猎;第二、作为食物供绳纹人食用;第三、作为仪式的牺牲品;最后,它们也是宠物。

武士与“犬追物”: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

日本早期居民和狗

考古资料显示,在部分确定为贵族的墓中,发现了陪葬的狗,这些狗应该是墓主生前的宠物。由此可见,绳文人与绳文犬已经建立了十分复杂的关系,狗在其中扮演着多个角色、发挥着多种功能,这种全方位的关系影响了后来的日本社会。

狗的社会功能

到了平安时代(公元794年至公元1192年),日本人对狗的感情愈加复杂,不只有爱护之情,还将它们当成了处理污秽的工具。

武士与“犬追物”: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

日本街道上随处可见的狗

狗在中古时代的日本,除了帮主人打猎外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责任,就是清理人的排泄物。当时日本的城市化程度很低,城镇中没有可用的排污系统,除了贵族外,百姓无论男女老少如有“内急”,一般都会在路边解决,整个日本街道两侧根本不堪入目,全是排泄物。

那个年代没有环卫工人,市政管理也很落后,除了部分地方有“贱民”专门处理污物,绝大多数地方,只能由狗、乌鸦等动物来代劳,用“生物”和“自然”的方法处理污秽。所以,彼时日本的路边随处可见成群的野狗,甚至也有一些家养的宠物狗在内,它们不停地“执行任务”。由于狗既是处理污物的工具,又是宠物,日本人对狗的态度呈现出矛盾化的一面,既想亲近,又嫌其肮脏。

武士与“犬追物”: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

市井百态总少不了狗

中古时代的日本人,尤其是贵族,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,对于污秽有着极度敏感的反应,特别讨厌不洁净的东西。按照他们的信仰,接触狗、牛、羊、马、鸡、猪六畜的尸体、血液、排泄物之后,要立即在家闭门除秽,称为“服忌”。然而,由于狗具有清理排泄物的重要社会功能,不可能完全消灭,再加上信仰不允许杀生,于是贵族们便在又爱又讨厌的矛盾感情下,继续与狗住在一个屋檐下。

武士与“犬追物”: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

日本的宠物狗

随着社会不断发展,人口开始快速增加,但资源供应供不上,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粮食短缺、卫生环境恶化等现象,日本爆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。患病的人、受伤的人,又或是天灾、水患、兵祸造成的流浪儿童,除了少部分获得寺庙或好心人救济之外,大部分都会被送出村落城镇,孤独地在野外等死。这些人的命运很悲惨,最终都会变成游荡在人类聚居地附近的野狗的猎物。换句话说,在日本的中古时代,狗类不仅是污秽物的“清道夫”,还是调整人口数量的残忍工具。

武士与“犬追物”

到了武士横行的镰仓时代(公元1192年至1333年),狗的地位和作用又发生了变化。武士们不事生产,整日里就是锻炼战斗技巧,如同中国古文中所说的“终日里打熬筋骨,锻炼拳脚”的游侠一样,武士也喜欢“放鹰走狗”,除了用狗来打猎,他们最终发现了狗的另类用途——狩猎对象。

武士与“犬追物”: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

“犬追物”(Inu ou mono)

武士们发明了一种大受欢迎的流行运动——“犬追物”(Inu ou mono)。“犬追物”是指骑马武士用弓箭射猎奔跑的狗。这项活动大约可以追溯至十三世纪初,也就是镰仓幕府初期,虽然确切来源难以考证,但不少历史学家还是认同,“犬追物”是由“犬狩”发展而来的。所谓“犬狩”,是指幕府组织进行的官方狩猎活动,由于当时野狗数量太多,其中一些冥顽不灵、生性好斗,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,为控制犬只数量,犬狩顺时而产生。不管源自“犬狩”还是武士们的突发奇想,“犬追物”从一开始就大受欢迎,并快速成为“流行文化”。

武士与“犬追物”: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

“犬追物”(Inu ou mono)

“犬追物”每次大约放出二十只狗,最后基本上都会被猎杀。苦于没有实战环境的武士们,终于找到了释放精力的渠道,他们在疾驰的马上尽情朝奔狗射箭,以此来检验自己的武力水平,并互相比拼谁的技巧更加娴熟。发现了“犬追物”的好处,日本武士将这项活动常规化,到了足利幕府(公元1338至公元1573年)后期,“犬追物”频繁进行,成为了武士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,有些武士甚至沉迷其中无法自拔。

武士与“犬追物”: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

“犬追物”(Inu ou mono)

由于狗同时还兼具宠物的用途,人们不愿意看到可爱的狗被无端杀掉,所以从足利幕府时期的某个时间点开始,“犬追物”只追狗,不杀狗。就是说,武士进行“犬追物”时,所用的箭是没有箭头的“目矢”,即便射中目标也只是击中,不会射穿,狗不会被箭杀死。此外,当时“犬追物”活动还有明文规定:不能瞄准狗的头、四肢及屁股,只可以瞄准躯体。

武士与“犬追物”: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

街道上散步的狗

综上所述,“犬追物”最开始是一种武士的狩猎活动,但其实随着时代发展,仪式性内涵越来越重,“以狩为业”的武士思想被慢慢淡化。当时的日本人,包括武士在内,对狗的怜爱之情还是显而易见的。

武士与“犬追物”: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

日本特有的柴犬

不过也要特别说明一点,虽然“犬追物”不杀害狗,但并不代表日本武士就不会拿狗寻欢作乐。当时有一种被称为“犬食”的斗狗活动,跟“犬追物”一样,在武士阶层中极为流行,这种比赛就是让受训练的狗儿互相嘶咬,供人们观赏,时至今日,“犬食”的习俗依然在日本某些村落流行。

日本文化中的狗

从绳纹捕猎犬到街道“清道夫”,再到“犬追物”和“犬食”的娱乐对象,狗在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形象是多变和复杂的,日本人有爱狗的一面,比如“犬追物”禁止射杀狗,但同时也有厌恶狗的一面,比如“服忌”时对于狗造成环境污染的愤恨。

武士与“犬追物”: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

但总的来说,随着历史的发展,文明程度的提高,日本人对于狗的看法越来越积极,尤其是“犬追物”时期改用“目矢”的规定,可以说是日本社会对于狗看法转变的分水岭,从此之后,狗逐步褪去了工具属性,增加了社交和陪伴属性,其地位不断提升,作用也愈加专一,最终成了日本社会不可或缺的宠物。

参考资料:

《三国志》陈寿

《日本人种论》周蜜

《国史大辞典》吉川弘文馆

《弓术・马术》今村嘉雄、小笠原清信、岸野雄三

《弓道及弓道史》浦上荣、斋藤直芳

《简明日本通史》依田熹家

《日本史》康拉德·托特曼(Conrad Totman)

《日本史》约翰·W·霍尔(John W Hall)

本文来自网络,本文观点不代表知日本立场,知日本仅提供信息展示。
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
知日知日
上一篇 7月31日 17:24
下一篇 7月31日 17:26

猜你喜欢